刘渡舟讲黄连汤,上有热,下有寒。脾胃不和,升降失常,气机痞塞,以心下痞为主

发布日期:2024-11-06 09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刘渡舟讲黄连汤,上有热,下有寒。脾胃不和,升降失常,气机痞塞,以心下痞为主

刘渡舟伤寒论教化

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劣等七

伤寒胸中有热,胃中有邪气,腹中痛,欲吐逆(1)者,黄连汤主之(1)。[173]

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,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,去皮 东说念主参二两 半夏半升,洗 大枣十二枚,擘

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温服,昼三夜二。疑非仲景方。

〔教化〕本条答复上热下寒,腹痛欲呕的证治。

(1)伤寒胸中有热,……吐逆:“伤寒”,是指在伤寒发病经由中;“胸中有热”,是说胸中本有邪热;“胃中有邪气”,指胃华夏有寒邪不明。此为上热下寒之证。上有热,胃成仇降而气逆,则欲作吐逆;下有寒,负气血凝滞,经脉拘挛,则腹中痛,上利己热,下利己寒,寒热阻格,不相交通。

(2)黄连汤主之:本方有清上温下,交通阴阳之功。方中黄连苦寒,以清在上之热;干姜辛热,以温不才之寒;桂枝通行凹凸以交阴阳之气;半夏降逆止呕;参、草、枣甘温益胃和中,顾护浩气,而加强中州调处阴阳之力。共成辛开苦降甘调之剂,凡寒热遍及之腹痛,欲呕,均可使用。

〔临证好奇景仰〕本方和半夏泻心汤虽同属于辛开苦降甘补之剂,但由于药物有一味之差,主治则大不疏浚。本方是半夏泻心汤去苦寒之黄芩,加辛温之桂枝,重心在温通凹凸,使上热得清,下寒得温,多用于上热下寒,以腹痛为主的病证。半夏泻心汤无谓辛温之桂枝,而用苦寒之黄芩,重心是清解内陷心下之热邪,多用于脾胃不和,升降失常,气机痞塞,以心下痞为主的病证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做事,所有这个词本色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色,请点击举报。